返回栏目
首页生活信息 • 正文

古诗中押韵是什么意思?赶紧来涨涨知识(5)

来源:小楚整编 发布时间: 作者:小小书童

2.《平水韵》与《切韵》的关系

我们现在写诗,用《平水韵》,而唐人的标准韵书是《切韵》。那么《平水韵》和《切韵》有什么样的关系呢?我们先把《平水韵》的韵目列一下,并附上《唐韵》原来的韵目。

我们知道啊,《切韵》是唐代科举用韵的标准韵书。科举,提高了《切韵》的身价。于是为《切韵》这本书增字加注的人也就越来越多。唐代增修《切韵》,影响最大的是孙愐等人的《唐韵》。《唐韵》一共206韵,但是为了照顾实际运用的需要,《唐韵》标明:一些读音相近的韵可以“同用”。

凡是标明可以同用的、两个或三个韵,在实际写作的时候,就可以把当作一个韵来看。大家看我列出来的这张《平水韵表》,黑字下面的红字,就是唐韵的韵目。有的黑字下面只有一个红字,说明这个韵一直就是“独用”的,有黑字下有两到三个红字,就说明这两三个韵可以“同用”。

所以《唐韵》在写作实际当中、相当于只有112个韵;到了宋朝,《广韵》又标明文韵和欣韵,吻韵和隐韵,问韵和焮(信)韵,物韵和迄韵可以同用。所以《广韵》、在实际上、就只有108个韵;金朝人王文郁、编有《平水韵略》,分106韵,稍晚的平水人刘渊、编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》,分107韵。

这两部韵书、都抹去了206韵的痕迹,把可以同用的韵、直接合并了起来。刘渊分107韵是把上声的 “拯”、“等”两韵同用,而“迥”韵仍然独用;王文郁分106韵,是把“拯”、“等”两韵都并入了“迥”韵。

这种合并其实没有任何的理论依据,但这种不合理的变化并没有对近体诗的写作造成影响,因为近体诗不押仄声韵,所以仄声韵里的不合理合并,对近体诗的写作来说,是可以忽略不计的。

《平水韵略》分的106韵、就是通常说的“诗韵”,一直沿用到现在。

近体诗的用韵是非常严格的,无论律诗、绝句还是排律都必须一韵到底,而且不能通韵。这里的不能通韵是针对《平水韵》而言的,因为平水韵已经把能“同用”的韵、全部都合了起来,所以《平水韵》是不能通韵的。

比如老杜的《春夜喜雨》,这首诗是押“八庚”韵,韵脚就只能用“八庚”韵里的字,绝对不能混入其他韵的字。

如果在押“八庚”韵的诗里,韵脚混进了其他韵的字,这就叫作“出韵”。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,是一定不能出现的。

事实上,我们现在写诗押韵是要比唐人更宽的。大家不要写不出好诗、就怪韵限制了你。唐人的押韵比我们还窄,但唐人的近体诗,名篇层出不穷。

我一再强调,限制你的不是韵,而是你的词汇和表达方式。学诗的第一关、是词汇关。大家一定要多读书,多收集词汇,以方便写作时的表达。

7.押韵的原理
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,就是押韵为什么能带来美感呢?押韵的美感来源是什么呢?要知道,韵语的出现是要远远早于音韵学的。《诗经》里的诗,绝大部分都是韵文,比如:

采采卷耳,不盈顷筐。

嗟我怀人,寘彼周行。

——《诗·国风·周南·卷耳·一章》

呦呦鹿鸣,食野之蒿。

我有嘉宾,德音孔昭。

视民不恌,君子是则是效。

我有旨酒,嘉宾式燕以敖。

——《诗·小雅·鹿鸣之什·鹿鸣·二章》

不仅是诗歌,一些文章和格言也是以韵语的形式出现的。比如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中的一段:

本文地址:生活信息频道,楚汉网—湖北本地生活服务平台,捕捉湖北武汉生活大小事件动态,时时分享热点资讯,以及提供湖北各地吃喝玩乐,相亲交友,人才招聘,房产买卖,农产品批发,团购旅游门票,热点娱乐事件等一站式资讯。让您了解湖北的方方面面;另外,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本站资讯请保留本文地址,谢谢!

你还喜欢看Related

 古稀之年是什么意思?古稀之年是多少岁
古稀之年是什么意思?古稀之年是多少岁

答案:70岁! 古稀之年,读音gǔ xī zhī nin,汉语成语,指人到70岁的时候。出自唐杜甫《草...

 名古屋工业大学在哪个国家(名古屋工业大学申请条件有哪些)
名古屋工业大学在哪个国家(名古屋工业大学申请条件有哪些)

名古屋工业大学自明治38年创立以来,百余年的时间,已为日本社会输送了7万余名优秀毕业生,毕...

 日本名古屋大学什么时候建立的(日本名古屋大学设立了哪些专业)
日本名古屋大学什么时候建立的(日本名古屋大学设立了哪些专业)

日本学校介绍之名古屋大学 今天中卓留学潘老师为大家介绍一所日本的著名大学名古屋大学。 学校...

三河古镇门票多少
三河古镇门票多少

三河古镇内荟萃了丰富的人文景观,集合了江淮地区独有的八古景观,即古河,古桥,古圩,古街巷...

 毛衣配什么牛仔裤好看吗(时髦复古风女王穿搭)
毛衣配什么牛仔裤好看吗(时髦复古风女王穿搭)

刚入秋,换季的季节妹子们都喜欢穿毛衣,但是也很烦恼,毛衣太难搭配了,那么 毛衣配什么裤子...

大家都喜欢看Related

返回栏目>>

首页 | 资讯 | 民生 | 生活 | 旅游 | 美食 | 特产帮助

Copyright © 2015-2030 楚汉网 版权所有

晋ICP备2021008313号-1 站长邮箱:5997597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