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栏目
首页武汉文史 • 正文

有哪些令人吃惊的历史真相?(2)

来源:楚汉网 发布时间: 作者:小楚

 
但问题是,这很好。王玄策大人在印度做什么?其实就是为了“吃糖”——学习印度制糖技术。
 
虽然中国是糖果的故乡,但是在隋唐时期,印度的制糖业就已经领先了。产自印度的“石蜜”自三国时期以来就是“中国最贵”的。公认的贵族享用的高级奢侈品,向来以产量稀少、价格昂贵著称。在晋朝,有专门的法律。只要有人能增产两升蜂蜜,就奖励十斛小米。奖励之下,熬糖做“石蜜”的技术在当时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。直到唐朝,唐太宗咽了咽口水,下定决心:天竺有,那就派王玄策去看看吧?于是,一不小心,就出现了中国古代外交史上前所未有的“打印度”奇迹。
 
当然,神通广大的王玄策也没耽误什么。随着“天竺之畏”,印度大陆先进的煮糖技术陆续传入大唐,并与中国本土糖业完美对接,最终带来了中国古代糖业的飞速发展。唐宋以来,我国糖果产量越来越高,质量也越来越精美。明代出现了“黄泥水浇糖法”,大大降低了制糖成本。糖果,不仅从贵族专用,变成了民间食品,还随着丝绸之路走出国门,畅销全球。
 
 
直到鸦片战争,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糖果出口国。从1804年到1829年,仅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糖果数量就从每年几百吨猛增到几万吨。甚至“远至英国,都有中国糖的痕迹”。与其说是王玄策的怒击带来了“煮糖法”这个吸金神器。而是当时中国人开放的学习精神造就了《shine on you》的逆袭。
 
第二,宋朝胆小,全是因为爱吃羊?
 
北宋为什么积贫积弱?一个流行的说法是马短。特别是十六州的丢失,让大宋失去了良马产地,以至于马匹奇缺,无力组建强大的骑兵团。“大宋时运不济”的感觉曾经流传了很久。细看真实历史,还真不能把“缺马”的罪责揽在身上。
 
北宋初期,不缺马。仅宋初攻北汉时,就一次性出动了17万兵马。后来,在与辽国的战争中,魁梧的宋军骑兵也打了很多漂亮仗。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,全国有官马20多万匹。大宋能够打出“禅院之盟”的平局,马业的贡献同样巨大。
 
那为什么后来大宋的骑兵越来越稀少?宋朝某贵族的一个特殊爱好,真的“神辅助”:吃羊。
 
 
羊肉被认为是宋代餐桌上最受欢迎的奢侈品。宋朝朝廷有“御用厨师要停止使用羊肉”的规定。宋辽和平后,吃起来更是其乐无穷。《宋会要》记载,北宋中期,朝廷每年要吃掉44万斤羊肉。北宋很多皇帝都是羊肉的“铁粉”。例如,在宋仁宗时期,厨师每天要为皇室宰杀280只羊。宋仁宗吃不饱。有一次他半夜醒来流口水,他的亲信大臣问他怎么了。他回答说:“我要吃烧羊。”
 
有了皇室的带头作用,羊肉在民间的价值当然会飙升。官员招待客人,往往是“见人吃羊肉”。在大大小小的民间城市里,餐馆、饭店里到处都是羊肉,宋代的羊肉菜肴就有几十种。当然,羊肉的价格在上涨,有的地方羊肉的价格居然卖到每斤900多元。就连“小弟”辽国也利用了这一点:宋辽贸易,辽国每年卖给大宋的几万只羊,常见的老弱病残羊运到汴京就堆积而死。连这个大宋都要咬咬牙买:没门,金贵!
 
病羊都这么受欢迎,好羊就更不用说了。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北宋时期,养羊业也迅速扩大:宋仁宗时期,曾经的产马区陕西每年要喂16000多只羊。在各道府县和其他地方设立了“牧羊人监狱”。从此,原来养马的大面积草原改成了养羊。宋朝的马的数量自此大幅缩水。一匹被羊“赶跑”的马就算活下来了,也是“急需而不可用”的。当宋夏战争爆发,然后金兵南下的时候,北宋的统治者惊讶地发现,大宋的兵马已经很少了。
 
 
好惨啊,宋仁宗在任的时候就感叹“战马奇缺,能有什么办法?”。其实少吃两只羊,说不定还能多活几匹马。
 
对战略资源的肆意侵占和忘战的悲惨后果,是积贫积弱的北宋留下的触目惊心的教训。
 
第三,明清桐油救国论
 
明清时期,随着西方科技文明的飞速发展,中国许多世界领先的传统工艺被无情地“赶超”。然而,一个从唐朝开始就越来越火的行业却身价暴涨:桐油业。
 
 
中国提炼和使用桐油的历史始于唐朝。但长期以来,桐油产业是一个“小众”产业。直到明朝洪武年间,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设立了官方的“桐园”,种植了大量的桐树。此后桐油产量猛增,应用越来越广泛。它被用于雨伞、造船、建筑、医药等行业。到了清朝,它变得“日益有效,妇孺皆知其利。”
 
16世纪,葡萄牙人惊讶地看到涂有桐油的中国船只在海上破浪前进。桐油的价格在欧洲也攀升了。从明朝中期到鸦片战争前,桐油也是中国的出口物资之一。
 
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,中国许多强大的传统产业被西方商品击碎。比如曾经畅销全球的中国糖业,在现代“洋糖”的挤兑下,一度难以生存。然而桐油产业在中国是本土产业,却是逆风而行。19世纪末,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普及,中国桐油成为电机、电缆、电线等高科技产品的必备“宝贝”,价值水涨船高。
 
在落后挨打的近代史上,从清末到民国,中国长期是世界上最大的桐油出口国,桐油出口量连年激增,几乎独霸国际桐油市场。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,西方国家军备竞赛加剧,桐油成为稀缺商品。抗战前夕,国民政府每年可通过桐油赚取数千万元法币。1937年,我国桐油出口额超过8000万元。抗战爆发前夕,中国相当多的“资本”都被桐油赚走了。

本文地址:武汉文史频道,楚汉网—湖北本地生活服务平台,捕捉湖北武汉生活大小事件动态,时时分享热点资讯,以及提供湖北各地吃喝玩乐,相亲交友,人才招聘,房产买卖,农产品批发,团购旅游门票,热点娱乐事件等一站式资讯,让您了解湖北的方方面面;另外,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本站资讯请保留本文地址,谢谢!

你还喜欢看Related

大家都喜欢看Related

返回栏目>>

首页 | 资讯 | 民生 | 生活 | 旅游 | 美食 | 特产帮助

Copyright © 2015-2030 楚汉网 版权所有

晋ICP备2021008313号-1 站长邮箱:5997597@qq.com